“农村厕所改造”,央视调查猫腻!
近年来我国很多地区力开展厕所改造,特别是在广大农村,群众拆掉了使用多少年的旱厕,用上了向往已久的冲水式卫生厕所,环境得到改善,生活质量得到提升,受到了村民的热烈欢迎。
然而,近有些地方的村民反映,中央高度重视并不断出台方案及措施的农村改厕工作,在一些地方却变了形,农村推进旱厕改造厕所却闲置成了杂物间。
去年,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发出通知,要加快农村旱厕改造工作,用三年时间,基本完成农村户用厕所无害化改造。
家住凉州区和平镇大众村的老胡觉得这是好事,花了十几天时间,拆掉了原来的旱厕,建起了新型的冲水式厕所,不过如今新厕所却成了杂物间。
墙外白色的管子是排气管,下面连通的是新厕所的塑料化粪池。老胡所在的村子没有接入统一的下水管网,排泄物都是进入地下埋放的独立化粪池。
但这管子一次都没用过,里面连滴污水都没有。闲置时间太久,排渣口还结上了蜘蛛网。不光是老胡家,他邻居家改造的厕所也是一样没有用过。
村民们反映,他们所在的大众村是去年改造厕所的,总共二十多户,闲置不用的将近一半。
而在相临不远的中坝乡上坝村,村民刘洪改造的厕所同样是无法使用,他干脆在新厕所旁边,又重新建起了一个旱厕。
化粪池安装后压缩变形,还未使用就已经破损
新改造的厕所怎么就不能用呢?据了解,这里的厕所改造投入并不少,除了化粪池外,还需要统一安装蹲便器、冲水桶和排气管,所有这些都是无偿给的,具体多少钱村民们也不清楚。
但埋放化粪池需要村民自己挖坑安装,厕屋也得自己建造,每户差不多要花费一千多元。
村民们说,他们安装时就发现,化粪池被泥土挤压后收缩变形,根本用不了。
虽然记者看不到埋在地下的化粪池内部状况,但从管道口看,新的没用过的化粪池有的地方已经出现了破损。
村民冬天得烧热水冲厕所,清理费贵过养老金。
厕所不能正常使用,除了设备质量差外,村民们还反映,每年11月到来年3月,长达五个月的时间里,武威市日均气温都在零度以下,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,改造后的厕所容易结冰。每次上厕所还得现烧热水,冲厕所,这对很多村民来说,难以做到。
除此之外,还有一个更现实的问题,改造后的厕所采用的都是水冲式,但由于农村无法接入排污管网,所有污水及排泄物都会进入化粪池中,沉淀发酵,再定期清理,雇专业车辆清运也是个大问题。甘肃武威凉州区大众村村民:我们这儿一个60岁以上老人,一个月养老金就60到80元。这厕所一般一个月就得抽一次,抽一次就100元,没钱抽呀。
一个月抽一次厕所,花费比一个人的养老金还多,这样的厕所长期使用的确困难不小。面对这些问题,无奈之下,村民们又重新用起了旱厕,因为需要走远路,所以晚上都尽量少上厕所。
相关负责人称正在调研,设备质量因村民自行安装不规范。对于村民反映的问题,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农村改厕工作负责人高斌堂表示,他们已经注意到,并正在组织调研。
该负责人表示,当地对改厕极其重视,投入巨大,像记者见到的化粪池、蹲便器、冲水桶和排气管,这些加起来是1400元,都是投入资金,通过招标采购后无偿发放给村民的,由村民自己出资负责安装。至于村民们反映的改厕设备质量问题,他给出了这样的解释。